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5156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內容:
認證:
2118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台北股市
國際股市
道瓊工業走勢

0905-000-228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臺銀就學貸款 線上續借免手續費 摘錄經濟A 10 2025-08-01
114學年度上學期就學貸款申辦作業自8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臺灣銀行鼓勵續借學生線上申請,可以晶片金融卡或「手機簡訊OTP」核驗身分,借款人以電腦及手機即可完成,可免去現場排隊等候及填寫,並免收線上對保手續費。首次申請或有特殊需求者需臨櫃辦理。

另,為免借款人於銀行、戶政機關兩地奔波,臺灣銀行與數位發展部之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平臺合作,可讓借款人線上申請全戶戶籍資料、中低收入戶證明等,詳情至「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瀏覽或至各地營業單位洽詢。

臺灣銀行積極推廣同一學程續借者「線上申貸」作業,主管機關教育部對此便民措施深表肯定,更呼籲相關學校踴躍參與、積極配合,使各校之學生有機會採用「線上申貸」作業,以網路取代馬路,免於往返奔波及排隊等候之苦,兼享手續費豁免優惠。

就學貸款乃政府為照顧經濟弱勢家庭學生,協調相關銀行開辦優惠貸款。為落實政策,臺灣銀行全力配合,不遺餘力,亦期勉所有申貸學生皆能順利完成學業,奠定良好基礎,未來投入職場貢獻所學,進一步回饋國家與社會。
2 ATM提款額調降 彭金隆:打詐勿去風險化 摘錄工商A6版 2025-08-01

  國內七家銀行加上中華郵政近日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多位 立委於7月31日財委會提及因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 」而接獲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下調提領限 額非全面措施,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的「去風險化」作 法,同時將於一個月內研議出「久未往來戶」的定義及相關應對機制 ,在打詐和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打詐與防詐,截至目前已有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 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和中華郵政等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 額。針對數位存款帳戶風險控管問題,彭金隆指出,現代人大量仰賴 數位工具,金融機構的職責就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而第三類數位 存款帳戶開戶方式因KYC相對簡便,因此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 並無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高 達2,558.53萬戶,相較於去年底的2,446.35萬戶,季增率達到4.59% 。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 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對於銀 行而言,有阻詐壓力又需兼顧民眾的金融服務使用權益較兩難,不過 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不要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而 是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且在已經沒有所 謂高風險的時候移除該限制,讓受影響民眾可恢復正常使用。

  另有民眾向立委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 行擔心其成為詐騙破口而採行的防詐措施,針對銀行認定所謂的「久 未往來戶」之定義,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 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 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 通知客戶,更有助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周延的作法。

  對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說明,金管會日前已經將警示帳戶觀 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是否公布的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 罰,主要是藉此激勵銀行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布,而是盡快 脫離名單。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 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
3 行庫: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8
上半年房市慘澹,展望下半年,土銀指出,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央行加強房貸管制及各銀行貸款謹慎等影響持續,購屋民眾抱持價格下修觀望態度,猶豫期拉長,銷售情況冷清,市場交易動能預期延續疲弱態勢,漲幅大且供給量多區域價格有鬆動可能。臺銀亦認為推案量較大或蛋白地區房價有較大壓力。

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指出,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國際金融局勢,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加以房貸利率走升,民眾態度更加保守。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建物共13萬151棟,年減26.4%,為2017年來最低交易紀錄,探八年新低,也是有統計以來第三低量,顯見房市觀望氣氛濃厚。

土銀表示,當前央行加強房貸管制及各銀行貸款謹慎等影響持續,購屋民眾抱持期待價格下修觀望態度,猶豫期拉長,銷售情況冷清,房市進入調整階段。供需雙方態度都偏向保守,市場交易動能預期將延續疲弱態勢,而漲幅大且供給量多區域價格則有鬆動可能,但營建成本仍有所支撐,因此市場供需雙方成交期程將拉長,預期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態勢。

一銀觀察,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使潛在購屋者採取觀望態度,致房市成交量回升有限,估2025年整體房市或呈「量縮、價微幅修正」走勢。彰銀亦認為,考量到房市管制措施持續實施,且市場買氣仍偏向觀望,預計國內整體房市將呈現成交量縮減、價格緩步下跌的格局。

臺銀認為房市持續受到政策調控影響,民眾對房市期待已回歸理性並趨於保守觀望,以自住與剛性需求為主要支撐,交易量可能持續目前緊縮態勢,對於推案量較大、市郊或蛋白地區房價有較大壓力。
4 土銀臺銀土建融逐年下滑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8

央行鐵腕打房影響,公股銀土建融以都更危老撐盤,指標行土銀上半年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底減少2.35%、較2023年底更減少9.59%,呈逐年下滑趨勢。臺銀持續控管土建融業務,近三期亦呈逐期遞減情勢,相較2023年同期減幅約8.1%。有成長的一銀及彰銀主要動能則來自都更為老。

土銀截至6月底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底減少2.35%、較2023年底減少9.59%、較2022年底減少10.02%,呈逐年下滑趨勢。變動主因為中央銀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所致。

一銀至6月底土建融維持成長趨勢,較去年同期成長率為6.6%;2024年6月底較2023年同期成長2.1%;2023年6月底較2022年同期成長率為21.7%,主要成長來自於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且成長率逾四成,一銀強調此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有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成效。

彰銀近三年來土建融餘額呈微幅成長。截至上半年土建融餘額約1,800億元,應為市場前三。彰銀說明土建融業務成長主因支持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儘管本年度在整體不動產總量管制與信用管制措施下,土建融業務成長幅度相較往年有所趨緩,但仍保持2%增長。顯示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審慎評估市場變化,穩健推展業務。

兆豐近三年上半年同比土建融成長率約7%~10%,2025年上半年成長率較去年同期略降。合庫上半年土建融含都更危老餘額1,590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5 國泰世華銀插旗日本 獲准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26

  近年台日雙方經貿往來密切,本國銀行積極搶進日本市場。金管會 25日表示同意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申請設立日本東京分行及福岡出張所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國銀在日本共設有10家分行、1 家子行、1家代表人辦事處,以及3家出張所。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日本作為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憑藉國家主權 評等優良、產業技術領先,及企業體質穩健等優勢,成為區域經濟發 展的重要引擎。其中東京更為日本政經與金融重鎮,不僅是重要政府 機構與跨國企業匯聚地,憑藉其完善的基礎設施與高效的營運環境, 亦是眾多台商選擇設立區域總部的不二之選。

  觀察台商赴日投資比例亦逐年增加,看好台日發展商機,國泰世華 擬將日本東京作為管理核心,首度設立東京分行外,也將透過日本獨 有「出張所」模式拓展日本市場。此次更同步選定於福岡設立首個出 張所,透過彈性的營運優勢與人力配置,就近為廣大客戶群提供強而 有力的金融支持,展現深耕日本市場的企圖心。

  截至今年5月底止,國泰世華銀已設有柬埔寨及大陸地區2家子行, 1家合資銀行世越銀行,馬來西亞納閩島、香港、越南胡志明市、新 加坡、菲律賓馬尼拉、寮國永珍、緬甸仰光等7家分行,及泰國曼谷 、越南河內、越南廣南、印尼雅加達等4家代表人辦事處。

  金管會表示,目前本國銀行於日本已設有分支機構者,計有臺灣銀 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玉山銀行 、台新銀行及中國信託銀行等8家銀行,共10家分行,其中,兆豐銀 有東京和大阪兩家分行,玉山銀有東京和福岡兩家分行,其餘銀行都 各有一家東京分行。

  另外,目前國銀在日本設有1家子行,為中信銀於2014年併購的東 京之星;代表人辦事處共1家,為臺銀福岡代表人辦事處;出張所則 設有3家,分別為彰銀東京分行大阪出張所、玉山銀福岡分行熊本出 張所、台新銀東京分行福岡出張所。

  金管會今年5月1日剛通過土銀申請於日本設立東京分行的申請,土 銀也是考量日本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一,與我國雙邊貿易往來密切, 因此規劃於日本設立東京分行,以延伸該行金融服務觸角至東北亞, 逐步建構該行完整海外服務網絡。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土銀尚未正式於日本完成設立分支機構,而 去年分別於2月和7月通過金管會核准申設日本東京分行的合庫銀行和 台北富邦銀行也都仍在籌備階段。
6 銀行砍ATM提款額 被盯上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4

今年起已有七家銀行大砍數存戶以金融卡在ATM提款額度,又以中信銀和兆豐銀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天只能領1萬元最低引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說,銀行控管風險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以去風險化處理」。

這七家業者包括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公告9月23日起,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了解,後續還有多家銀行準備跟進。

目前各家銀行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都是一樣,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

但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節節攀升,為嚴控警示戶,各銀行紛紛揮下大刀,從數存戶ATM提款額度開鍘。

若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合庫都從15萬元,調降到10萬元(實體與數存同降),台新銀數三帳戶也降到10萬元,臺銀數三帳戶砍到8萬元,彰銀數位戶降到5萬元,兆豐和中信銀數存戶最低,提領額只剩下1萬元。

這樣激烈的「去風險化」引發市場關注。王允中昨說,法規並未規定各銀行ATM提款限額,都由各銀行自行風險評估。

各銀行近期陸續大砍ATM提款限額,主要考量風險評估、帳戶屬性等,但金管會希望各銀行採取風險控管措施,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服務便利性與安全性,不希望看到銀行去風險化方式處理。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依開戶的身分驗證強度,分三類。第一類(稱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

第二類(稱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稱數三)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讓各銀行從這裡開始開刀。
7 銀行房貸利率 攀16年新高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3


中央銀行昨(22)日發布統計,6月國內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平均利率為2.283%,是近16年以來(自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顯示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及銀行不動產自主管理影響下,民眾購屋成本持續墊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8 員工獲利貢獻度 公股銀亮眼 摘錄工商A 11 2025-07-23
 中央銀行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國銀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度為2 74.1萬元。當中公股銀行平均每位員工稅前盈餘,大多高於國銀平均 值,並以兆豐銀行484萬元居冠。

  其次分別為:第一銀行394.5萬元居次,土地銀行以307.5萬元排名 第三,其餘依序為華南銀行305.4萬元、彰化銀行298.6萬元、合庫銀 行285.7萬元、臺灣企銀268.7萬元及臺灣銀行244.8萬元。

  銀行員工貢獻度為銀行稅前盈餘占員工人數的比率,從數據來看, 若比率愈高,代表員工生產力愈高,除了受獲利數字影響,也與員工 人數變動有關。兆豐銀行員貢獻度不僅居公股銀之冠,在所有國銀中 亦排名第六名,顯示其經營效率亮眼;臺銀行員貢獻度較落後,評估 應與員工人數較多有關。以各銀行最新年報揭露數字來看,臺銀非主 管職員工數高達8,095人,合庫銀、華銀與一銀也各有7,764人、7,5 80人與7,453人,彰銀、兆豐銀、土銀及臺企銀則均介於5,000人至7 ,000人之間。

  員工獲利貢獻度大多高於整體國銀平均值,公股銀也回饋在員工薪 資及福利上,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揭露統計顯示,公股金控以兆 豐金控2024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75.9萬元最高,較2023年成長6. 1%,在所有金控中亦排名第二名,僅次於中信金控。

  其次第一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67.8萬元,年成長6.4% ;合庫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153.9萬元,年增6.5%;華南金控 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51.6萬元,年成長4.8%。

  若單看公股銀去年非主管職務的員工薪資,包含加班費、年終及績 效獎金等,中位數以土地銀168.4萬元居冠,其次是兆豐銀159萬元, 合庫銀、一銀分別為147.6萬元、143.8萬元,後續依序為彰銀139.1 萬元、華銀135萬元、臺企銀123.8萬元、臺銀116.9萬元。
9 五大銀行H1新增房貸 大減 摘錄工商A5版 2025-07-23

  6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月增5.2%,但年減仍是二位數的24%,上 半年累計更年減26.6%,房市交易低迷,反映在五大銀行新增房貸,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單月新增房 貸降至663.78億元,第二季累計2,013.3億元、年減近36%,上半年 累計4,088.8億元、年減26.6%。

  央行官員認為,6月單月六都移轉棟數雖較上月增加,但6月新增房 貸金額卻下滑,整體房市仍呈現趨勢性下降,一方面反映當前房市景 氣不太好,另一方面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不動產貸款有總量管 制等,各項措施政策效果發酵,出現一定影響。

  6月新增房貸降至663.78億元,相較5月減58.44億元。央行官員指 出,當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是月增,推升承做貸款金額,但若與去 年6月相比,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則呈現衰退,上半年減逾25%。整體 而言,央行內部持續管控檢討,有在觀察指標變化,現在來看已有減 緩現象,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或貸款餘額皆有下降,房市呈現趨勢性下 降。

  房市價量觀察,除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持續下修,房市明確降 溫,價格部分,6月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月指數月減1.52%,與上年 同期則是上漲0.71%,房市價格也呈現緩降趨勢。

  6月新青安貸款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回升至39.64%,創3月 以來新高。央行官員分析,整體新承做房貸金額下降,新青安房貸金 額同步下降,但降幅較小,導致占比因而上升。

  央行統計並指出,6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 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 049個百分點。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 率為2.221%;國人關注的房貸利率上升0.001個百分點至2.283%, 且續寫2009年1月以來的逾16年半新高水準,持續逼近2008年12月的 2.523%。
10 公股銀獲利減淨值續增 摘錄工商A 11 2025-07-23
 國銀今年前五月獲利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八家公股銀行前五月合計 稅前盈餘卻呈現年減7.4%,淨值則持續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 6%。金融界人士分析,此現象反映上半年受金融市場震盪影響,導 致獲利微幅下滑,但整體體質仍屬穩健。

  依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國銀前五月稅前盈餘2,384.9億元,年增 3.4%,主要受惠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持續增加,投資及其他淨收益 較去年同期減少。八家公股銀前五月合計賺814.1億元,較去年同期 下滑7.4%,其中包括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合庫銀行及華南銀行, 前五月稅前盈餘均突破百億元,分別為143.5億元、141.9億元、102 .4億元及100.5億元。

  從年增減情形來看,以臺灣銀行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逾3成較多, 兆豐銀與臺灣企銀前五月獲利亦分別年減達雙位數,各減少13.9%、 11%。臺銀獲利呈現年減,主要受投資淨利益減少影響,因美國總統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釀金融市場波動,導致股票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 ;兆豐銀同樣遭受股市跌點較大衝擊,加上去年同期一次性認列高鐵 聯貸案的利息補償金手續費收入,基期較高所致。

  但各銀行淨值仍持續上升,以年增幅來看,依序為兆豐銀、臺企銀 、臺銀、土地銀行、彰化銀行、一銀、合庫銀及華銀,其中兆豐銀、 臺企銀與臺銀淨值均較去年同期上升逾8%,土銀年增逾6%、彰銀逾 4%、一銀與合庫銀各逾3%、華銀逾2%。

  公股銀操作股票部位多以中長期投資、領股息為主,因此大多帳列 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但也有銀行將多數持有的股票部位列在 PL(損益表)項,當股市下跌時,雖會直接影響損益數字,淨值波動 幅度便較小。儘管整體公股銀前五月獲利動能下滑,但淨值維持成長 ,也代表財務體質仍穩健。

  截至今年5月底,八家公股銀總資產攀升至33.8兆元、年增4.1%, 以個別銀行來看,合庫銀、臺企銀年增逾7%,成長動能最強,其次 是彰銀、土銀,分別年增逾6%。
11 員工獲利貢獻度 公股銀亮眼 摘錄工商A 11 2025-07-23
  中央銀行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國銀員工平均獲利貢獻度為2 74.1萬元。當中公股銀行平均每位員工稅前盈餘,大多高於國銀平均 值,並以兆豐銀行484萬元居冠。

  其次分別為:第一銀行394.5萬元居次,土地銀行以307.5萬元排名 第三,其餘依序為華南銀行305.4萬元、彰化銀行298.6萬元、合庫銀 行285.7萬元、臺灣企銀268.7萬元及臺灣銀行244.8萬元。

  銀行員工貢獻度為銀行稅前盈餘占員工人數的比率,從數據來看, 若比率愈高,代表員工生產力愈高,除了受獲利數字影響,也與員工 人數變動有關。兆豐銀行員貢獻度不僅居公股銀之冠,在所有國銀中 亦排名第六名,顯示其經營效率亮眼;臺銀行員貢獻度較落後,評估 應與員工人數較多有關。以各銀行最新年報揭露數字來看,臺銀非主 管職員工數高達8,095人,合庫銀、華銀與一銀也各有7,764人、7,5 80人與7,453人,彰銀、兆豐銀、土銀及臺企銀則均介於5,000人至7 ,000人之間。

  員工獲利貢獻度大多高於整體國銀平均值,公股銀也回饋在員工薪 資及福利上,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揭露統計顯示,公股金控以兆 豐金控2024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75.9萬元最高,較2023年成長6. 1%,在所有金控中亦排名第二名,僅次於中信金控。

  其次第一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67.8萬元,年成長6.4% ;合庫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153.9萬元,年增6.5%;華南金控 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51.6萬元,年成長4.8%。

  若單看公股銀去年非主管職務的員工薪資,包含加班費、年終及績 效獎金等,中位數以土地銀168.4萬元居冠,其次是兆豐銀159萬元, 合庫銀、一銀分別為147.6萬元、143.8萬元,後續依序為彰銀139.1 萬元、華銀135萬元、臺企銀123.8萬元、臺銀116.9萬元。

12 房市轉冷 新青安大退燒 摘錄經濟A4版 2025-07-22
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持續發威,房市價跌量縮,新青安大退燒。財政部昨(21)日公布八大行庫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統計,6月僅受理4,055件,連三個月衰退,更寫新青安上路來的單月第四低,反映市場購屋需求急凍。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說,新青安是市場最硬的剛需買方,但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民眾購屋陷入觀望,使不受管制、甚至受到補貼的新青安首購族萎縮,顯示房市急速轉冷。

一家行庫主管也坦言,新青安受理件數、金額已連三個月衰退,反映市場需求急速下降,受理後約二至三個月,行庫才會做後續撥貸,以6月受理案、金額續跌來看,除非有大量分戶貸款進駐,否則7月至8月撥貸量恐也會持續走低。

據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6月新青安新受理4,055戶、金額343.6億元,各月減6.7%和4.3%,拉長一年來看,年減都有約四成之譜,顯示新青安需求下滑。

以撥貸狀況來看,6月撥貸4,179戶、金額337.6億元,都月減約4%、年減約四成,呈現受理和撥貸雙衰的困境。另一家行庫說,受理案增減是反映市場需求高低,撥貸除因受理案件影響,也受到各行庫房貸資金水位(如72-2條不動產限額)、消化舊案速度(如排撥件)、及對央行自主管理承諾等三大因素。

據了解,目前八大行庫自住房貸至少排撥要一至三個月,部分行庫甚至要等半年,這都會影響到每月撥貸案件與水位高低。

進一步觀察八家行庫6月承作狀況。以受理情況來看,臺銀受理戶數重返1,000戶大關達1,076戶,金額84.7億元,月增都逾兩成,是八行庫中月增幅最高者,合庫也有雙位數成長,受理914戶、76.34億元,其餘六家都陷入衰退。

以撥貸來看,則以彰銀(2801)和合庫撥貸月增成長,其餘六家下滑。又以兆豐銀撥貸件數與金額月減逾三成最兇,一銀月減逾兩成,華南銀和土銀都月減逾一成。

財政部是從2023年8月1日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累計至今已撥貸了47萬戶、2兆4,068億元,占整體房貸餘額約兩成左右,補貼政策將在2026年7月底結束,市場預期已不會再延長。

13 外幣存款大縮水 史上最慘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1
強勢台幣重壓外幣存款動能。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1,011億元,月減6,707億元,累計前五月蒸發了1兆89億元,幾乎吞噬了去年一整年的新增量,單月和前五月減額同步寫史上最慘紀錄。

外幣存款已從史上高點,連三個月下滑。金管會指出,因5月美元貶值,弱勢美元換成強勢台幣,外幣存款量自然大縮水。

若以5月底美元兌台幣匯率29.929元換算,5月底外幣存款餘額4,712億美元,月增98億美元連兩個月走升,顯示剔除匯率因素後,以原幣計價的外幣存款量不減反增。

另一家行庫觀察,部分民眾因避險考量,將美元存款轉換非美貨幣持有;也有民眾趁台幣走強,大撿便宜外幣,結購美元、日圓、澳幣等外幣資產做逢低布局,讓5月「實際」外幣存款量略為走揚。

6月台幣匯率持穩,估外幣存款量有望回穩,惟進入第三季,美國料將降息1~2碼,外幣存款水位恐難大幅增加,今年應難重站回15兆的史上新高。

金管會公布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數字(包括DBU、OBU與海外分行)。1月受企業春節調度資金,使外幣存款減少1,172億元,2月年後資金回籠,增加2,265億元,3月美元升值下卻減少582億元。

4月起美元轉貶,外幣存款暴跌3,893億元,5月美元貶幅擴大,水位再降6,707億元,累計前五月外幣存款量已蒸發了1兆89億元,快吞噬了去年一整年新增1兆854億元的存款量能,年減3.5%更是史上最大衰退幅度。

這也意味著去年一窩蜂搶進美元高息定存者,利差恐已全被匯損吃掉,滿手美元,又想換回新台幣者,只能以時間換空間,等待美元反彈契機。

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1,011億元,從2月史上巔峰跌落至今已連三個月走低。前十大外幣存款行中5月單月全線衰退,顯示匯率波動對外幣資產影響甚鉅,又以兆豐銀月減7%、一銀月減6%、北富銀月減4.5%居前三高。

若以年變動來看,則以中信銀年減7.9%最高,中信銀表示,因台幣升值、市場競爭外,也因去年高基期使年減幅較大。

5月底列「兆元俱樂部者」仍有六家,中信銀、北富銀、兆豐銀、臺銀、玉山銀和第一銀,惟市場示警,一旦外幣存款量持續下滑,恐有銀行跌出兆元行列,市場關注何時出現「失守潮」。
14 公股銀搶外幣財 續推美元優存 摘錄工商C3版 2025-07-21
 今年以來匯率波動加劇,截至5月底8家公股銀行外幣存款餘額為5 兆7,492.4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4.76%。公股銀持續積極吸收外 幣存款,尤其是較有操作空間的美元,雖美元近期呈現弱勢格局,各 銀行仍續推美元優存方案,藉以吸收外幣資金。

  根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包括兆豐銀行、臺灣銀行及第一銀行5月 底外幣存款餘額均逾兆元,分別為1兆1,276.01億元、1兆0,825.52億 元及1兆0,118.84億元;其次包含合庫銀行與華南銀行外幣存款餘額 亦分別超過6,000億元;從年增減情形來看,僅臺銀、一銀與土地銀 行外幣存款餘額成長,各年增2.18%、1.69%與1.01%;其餘5家公 股銀均呈現年減,當中又以華銀、彰化銀行年減幅達雙位數較多,各 年減16.43%、12.81%。

  公股銀主管指出,外幣存款餘額減少,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 ,許多出口商先行結售;另外幣存款換算為台幣後,存款量也會自然 縮水。事實上,銀行今年對於外幣存款拓展力道較強,在分行努力延 攬下,仍吸收不少外幣存款,若以原幣來看,存款量仍有微幅成長。

  未來公股銀在吸收外幣存款上,主要仍以美元為主,不過,由於美 元短期評價面偏弱,也會適時針對其他幣別如澳幣等,推出短期定存 激勵措施,當有其他外幣需求時,就不用到市場拆借。

  為了擴大外幣存款量,公股銀7月續推美元優利定存專案,最高年 利率多在4%以上,以兆豐銀為例,在7月底前若全額以增額新資金開 立,可獲3個月期年利率4.3%、6個月期年利率4.05%。

  土銀提供臨櫃辦理美元定存的客戶,新資金可享1個月期年利率4. 2%、3個月期年利率4%,既有存款或網銀辦理,也均可有1個月期年 利率年利率4%優惠;一銀針對網銀數位帳戶,最高提供3個月期年利 率4.15%,非數位帳戶最高享3個月期4.1%年利率。
15 公股銀 下半年審慎看股債市 摘錄工商A 10 2025-07-21
 公股銀行對下半年股債市表現抱持審慎態度,預期台股將呈現高檔 震盪格局,債市則受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與美國總統川普關 稅政策影響,長短天期債券殖利率曲線趨陡可能性較高。

  對台股後市展望,兆豐銀行表示,目前台股大盤指數已在各天期均 線以上,型態已轉為多方控盤格局,市場情緒偏向樂觀,但指數走高 難免面臨高檔解套賣壓,預估台股下半年將呈現高檔震盪走勢。

  臺灣銀行分析,近期市場投資人期待美國敲定貿易協議、聯準會下 半年有機會降息、AI需求強勁等利多支撐,台股走勢因而偏強,但短 線仍有台幣升值、通膨及關稅議題等不確定因素,故較看好受關稅影 響較少的相關族群,例如AI、金融、5G、伺服器等相關產業及標的。

  土地銀行認為,下半年台股表現仍受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等政策 面影響甚鉅,不確定性較高,連帶總體經濟可能出現降溫,不過,產 業面持續發展,聯準會降息則可能為市場提供有力支撐,故台股有機 會在第三季反映基本面放緩,並在聯準會降息後出現轉機。

  債市方面,合庫銀行指出,美國聯準會6月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於 4.25%~4.5%區間不變,利率點陣圖維持今年仍降息2碼的預期,最 新的經濟預測則下調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上調失業率及通膨率,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需靜待更多經濟數據以調整貨幣政策。目前市 場普遍認為,因關稅而產生的通膨可能僅會造成一次性影響,預期下 半年降息兩次、各1碼的機會較高,但各國關稅談判結果尚未明朗、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債務上限議題仍存,預期債券殖利率將呈現 區間震盪整理格局。

  土銀強調,現階段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今年後續降息預期升溫,但 通膨可能因關稅延遲反應及財政赤字壓力而上升,預期下半年美債殖 利率盤勢呈區間震檔。
16 H1獲利 臺銀、土銀雙逾百億 摘錄工商A2版 2025-07-21
 兩大國營銀行的臺灣銀行、土地銀行,上半年都賺破百億元,臺銀 稅前盈餘140.03億元,土銀為100.11億元,但從年增減情形來看,臺 銀年減26.81%,主要是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土銀因利息淨收入 增加支撐獲利微幅年成長。

  臺銀今年以來獲利出現年減,主要因投資及匯兌淨利益影響,受到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第一 季股票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但並未實現,第二季已有調節。上半 年核心業務表現仍持穩,存款量、授信餘額均持續增加,主要獲利來 源為利息淨收益。

  臺銀董事長凌忠嫄日前指出,臺銀去年獲利創高,主要受惠投資部 位表現亮眼,今年前二月表現持平,直到3月股市反轉,持有的股票 部位因多列在PL(損益表)項下,造成評價損失,「但都是帳面,並 未實現」。

  凌忠嫄表示,今年主要是國際市場因素影響獲利,4月過後市場回 穩,目前獲利衰退幅度已有縮減,股票部位已做一些調節,未來會持 續審慎操作。由於市場隨川普政策變化起舞,臺銀會隨時因應市場趨 勢,動態調整配置部位。

  觀察公股銀行在操作股票部位時,大多以中長期投資、領股息的高 息股為主,因此主要帳列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雖不直接影響 損益,但會造成淨值波動,因此先前股災影響,造成部分銀行淨值縮 水。

  土銀上半年獲利年增4.93%,土銀說明,獲利主因來自利息淨收入 增加,經常性手續費淨收入也維持成長,但財務操作淨收益(含兌換 )受股匯市動盪影響減少,展望下半年,將以提升綠色授信、強化經 營韌性及善用新興科技為三大重要方針。

  若以今年度營運目標來看,根據行政院核定的預算案,臺銀稅前盈 餘預算數為150.31億元,目前達成率已達93.16%;土銀稅前盈餘預 算數為124.01億元,目前達成率也有80.73%。
17 國銀外幣存款蒸發破兆元 摘錄工商A2版 2025-07-21
  新台幣4月、5月強升,國銀外幣存款蒸發破兆元。金管會統計至今 年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已連三降至14兆1,011億元,5月單月就 掉了6,707億元、月減4.5%,續創史上單月月減新高,若加上4月減 3,893億元,光二個月就蒸發破兆元,加上3月月減582億元,近三個 月狂瀉1兆1,182億元。

  金管會表示,若是以5月底新台幣匯率29.929元換算,5月底外匯存 款為4,712億美元,仍較4月底增加98億美元。

  金管會分析,5月外幣存款年減達5,118億元、也創史上新高,一樣 也是匯率因素影響。觀察2006年統計以來,僅2023年10月出現過減少 新台幣67億元,主要因為2022年全球股市不佳、美元升息、升值,大 量客戶轉存外幣定存,企業也有借新台幣存美元的財務操作,推升外 幣存款餘額在2022年10月衝到14兆1,678億元,當時創下歷史新高, 但隔年同期股市好、大量資金轉入投資,結果出現年減。

  5月底「兆元俱樂部者」仍有六家,包括中信銀、北富銀、兆豐銀 、臺銀、玉山銀和一銀,其中存量最多的是中信銀的1兆3,634億元, 但年減金額也最大,與排名第三的兆豐銀都是年減。

  中信銀行指出,年減逾千億元主要是存款是從去年初開始增加、基 期較高,使得減少幅度也較大。尤其新台幣走強外幣存款就會減少、 部分貿易商搶結匯,及美國關稅因素部分客戶提前備貨支付款項的結 果。

  北富銀認為,新台幣5月強升,有外幣需求客戶趁匯率便宜時兌換 外幣,預估短期外幣存款仍會續增。但政治環境不確性高,短期因通 膨、降息預期因素,且受美元走弱、全球資金流向轉變影響,預估存 款量將受匯率影響增速趨緩。

  一銀指出,5月有企業戶大額貨款陸續匯入,及外匯市場劇烈波動 ,部分客戶因避險考量,將美元存款轉換非美貨幣持有,另有客戶趁 新台幣強勢升值,外幣投資價值湧現積極結購外存。

18 搶外幣存款 公股銀祭美元優存 摘錄工商A7版 2025-07-19
  2025年以來匯率波動加劇,截至5月底,八家公股銀行外幣存款餘 額為57,492.47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4.76%。公股銀持續積極吸 收外幣存款,尤其是較有操作空間的美元,雖美元近期呈弱勢格局, 各銀行仍續推美元優存方案,藉以吸收資金。

  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包括兆豐銀行、臺灣銀行及第一銀行5月底 外幣存款餘額均逾兆元,分別為11,276.01億元、10,825.52億元及1 0,118.84億元;其次包含合庫銀行與華南銀行外幣存款餘額亦分別超 過6,000億元。

  若從年增減情形來看,僅臺銀、一銀與土地銀行外幣存款餘額成長 ,各年增2.18%、1.69%與1.01%;其餘五家公股銀均呈現年減,當 中又以華銀、彰化銀行年減幅達雙位數較多,各年減16.43%、12.8 1%。

  公股銀主管指出,外幣存款餘額減少,主要受新台幣升值影響,許 多出口商先行結售;另外幣存款換算為新台幣後,存款量也會自然縮 水。事實上,銀行今年對於外幣存款拓展力道較強,若以原幣來看, 存款量仍有微幅成長。

  未來公股銀在吸收外幣存款上,主要仍以美元為主,不過,由於美 元短期評價面偏弱,也會適時針對其他幣別如澳幣等,推出短期定存 激勵措施,當有其他外幣需求時,就不用到市場拆借。

  為擴大外幣存款量,公股銀7月續推美元優利定存專案,最高年利 率多在4%以上,以兆豐銀為例,7月底前若全額以增額新資金開立, 可享三個月期年利率4.3%、六個月期年利率4.05%。

  土銀提供臨櫃辦理美元定存的客戶,新資金可享一個月期年利率4 .2%、三個月期年利率4%,既有存款或網銀辦理者,也均可享1個月 期年利率年利率4%優惠。一銀則針對網銀數位帳戶,最高提供三個 月期年利率4.15%,非數位帳戶最高享三個月期4.1%年利率。
19 兩大國營銀行 上半年賺錢 摘錄經濟A 11 2025-07-19


兩大國營銀行上半年獲利出爐,臺銀稅後純益113億元,年減32.4%,主因歷經股災造成帳面評價損失,但實際未實現虧損,也已進行調節。土銀稅後純益77.3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3.6%。

土銀表示,除鞏固不動產貸款核心業務外,為加強全行授信結構均衡化,持續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量。

臺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日前說明,去年獲利創新高主要是投資部位評價挹注,但很多為未實現利益,由於臺銀部位大多放在PL(損益表),3月股市大反轉造成評價損失,但實際並未實現虧損,對此財務部門已展開調節,包括股票、債券與換匯部位皆有因應。且當市場回穩時評價損失也能回沖。

凌忠嫄強調,臺銀股票部位持有時間久而成本低,例如台積電不少,就因成本極低,去年評價豐厚但也未逢高賣出。現在對於帳列OCI(資產負債表)或PL會進行調整。觀察大部分公股都放OCI,雖不影響當期損益但會影響淨值,進而影響年底配息。她指出,其實4月過後隨市場回穩獲利逐步回歸正常,到年底前還有大半年可以調節,另,其餘不論利息及手收皆未少賺。

土銀指出,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除持續鞏固不動產貸款核心業務外,為加強全行授信結構均衡化,朝全方位優質金融機構目標前進,持續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量,推展一般企金業務之外,持續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各項專案貸款,以提升中小企業授信占比,另積極爭取聯貸業務,導入ESG永續金融,提供永續連結貸款、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貸款等綠色融資,以協助扶植相關產業發展,透過多角化經營提升利息收入與手續費收益。

投資業務方面,土銀強調,2025年下半年股市最主要的波動來源仍是川普關稅政策的實行,在高度不確定下,投資策略聚焦汰弱留強,選股方向以「質優、高息」為主軸,具產業前景的個股為核心布局目標,並持續視市場狀況機動調整部位與策略。債市採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將適時加碼債券投資,並挑選信評等級優良債券。新台幣剩餘資金運用以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及收益性三大原則,其中為維持資金流動性,並隨時提供業務所需資金,將資金配置於央行NCD、商業本票等短天期投資商品。
20 臺銀主辦文曄360億聯貸案 摘錄經濟A 12 2025-07-18


臺灣銀行統籌主辦文曄科技公司及其子公司茂宣企業5年期360億元聯貸大案,於昨(17)日完成簽約。11家金融機構踴躍參與之下超額認購近二倍。

本聯貸案資金用途為償還既有金融機構借款及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由臺灣銀行擔任統籌主辦暨管理銀行,並邀集第一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及兆豐銀行共同主辦。本案原規劃籌組金額為300億元,在11家金融機構踴躍參與下,超額認購近二倍,認購總額達580億元,最終順利以360億元結案,顯示金融同業對文曄集團整體營運表現與財務穩健度具高度信心。

臺銀指出,文曄集團為全球領先的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商,於2024年4月完成收購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後,全球整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半導體通路市占率更躍居全球第一。除積極拓展營運規模與全球布局外,文曄集團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長期關注ESG實踐,並已連續五年獲選為台灣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5%。本聯貸案亦將文曄集團於公司治理評鑑中的表現作為ESG永續連結指標,期望其持續深化永續發展實踐。

去年文曄集團為收購加拿大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才籌組過600億元聯貸案,本次聯貸則為借新還舊性質。據倫敦證交所集團統計,2025上半年全體國銀聯貸成交件數85件、聯貸總額242億美元,年減8%。
 
第 1 頁/ 共 20 頁 共( 398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